2010年9月17日,由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和中國大學生環境教育基地等單位主辦的“首屆超融低碳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論壇以“世界的未來,結構的調整”為主題,邀請了政府領導、企業領袖、知名學者等三百余位嘉賓,共同圍繞低碳經濟的發展與未來展開了深入對話。
當天晚上,在該論壇的低碳主題晚宴上,殘奧會閉幕式服裝總設計師、春晚服裝總設計師許茗,為低碳概念獻上了自己的宣言——一場低碳概念的服裝秀。所有面料都是以白色純棉布和可以降解的無紡布制成,“不用染料,用低碳材料”成為這場秀的主題。
培養低碳觀念:是責任非時尚
想起前一段時間深圳幾個女大學生,在公眾場合集體以脫掉外衣的方式來號召大家做低碳人。因為每一件衣服都可以增加碳排放指數,減少浪費式服裝消費可以為地球減輕負荷。當前,低碳成為很多人口頭上的時髦,對于多數老百姓來說,低碳到底是什么呢?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低碳學組秘書長崔大鵬給出了狹義和廣義的理解:狹義的理解,降低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廣義的理解,低碳可以使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不搞低碳,可能需要三五個地球才能使人類繼續生存。說起碳排放,服裝企業顯然名列前茅。
“如何實現服裝企業的低碳?作為企業,我覺得要搶占低碳制高點。企業有6個方面的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創新的責任、合作的責任和推廣的責任,從這6個指標體系來看這個企業是不是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不是具有低碳的理念或者說低碳做得怎么樣?作為一個企業家,要用80%時間來研究10年以后的戰略問題,要看到10年以后低碳的世界是什么樣的,所以不僅要重視看得見的手,也要重視看不見的手!贝薮簌i在企業的社會責任中解釋得很詳細。
傳統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尤其是煤炭,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里,煤炭的比重非常高,這樣高比例煤炭的消耗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的來源。作為服裝企業,在工業用電方面顯然是名列前茅的。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在該論壇的傳統能源沙龍中說道:“真正搞低碳經濟的手段,首先是節能。對于中國目前的發展來說,能源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是搞好低碳經濟的重中之重。從全世界的分析來看,節能在今后實現低碳比較的過程中要貢獻60%,低碳首先是靠節能,然后是靠所謂能源結構的變化!
這讓人們聯想到近年來流行的平價服裝消費。由于平價時尚和快時尚,服裝消費量顯著提高,可是有誰知道一件衣服會增加多少碳排放呢?作為消費者,除了滿足消費需求之外,合理的搭配是有效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